期刊简介

  《中国初级卫生保健》杂志创刊于1987年,历时20余载,刊行200余期,是国内唯一一本以研究初级卫生保健理论、政策、技术方法为对象的综合指导类期刊,曾被评为“全国优秀科技期刊”、“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:。现被《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》、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》、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(全文版)》等多家数据库收录。

  《中国初级卫生保健》杂志自创刊以来,始终坚持以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,进一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目标;已为读者提供一系列基本的、基础的、有益于保护人群健康的基本理论、政策、方法措施为内容,大力宣传国家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理论和政策,介绍国内外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经验,提供预防传染病、地方病、慢性病、妇幼保健和围产期保健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,为普及初级卫生保健知识,实现”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“的目标,进而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做出了贡献,被广大读者誉为良师益友。


首页>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
  • 主办单位: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,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
  • 国际刊号:1001-568X
  • 国内刊号:23-1040/R
  • 出版周期:月刊
期刊荣誉: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期刊收录:维普收录(中), 知网收录(中)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万方收录(中)
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2004年第10期

烧伤创面标本不同取材方法对细菌培养结果的影响

张瑾;钱小毛

关键词:烧伤创面, 标本, 取材方法, 细菌培养, 全身性感染, 大面积烧伤,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, 早期发现, 全身炎症反应, 现报告如下, 吸入性损伤, 手术室护理, 治疗用药, 早期保护, 有害气体, 药敏结果, 细菌感染, 死亡原因, 烧伤感染, 全身情况
摘要:烧伤是由热力、化学物品、电流、放射线或有害气体及烟雾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损伤.由于烧伤创面多为开放性,除新鲜创面外,极易发生细菌感染,且混合感染的机会较多[1].而感染又是烧伤常见的并发症和三大死亡原因(全身性感染、吸入性损伤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)之一.因此,对于一个大面积烧伤的患者,早期保护创面防止感染、早期发现感染、早期确定感染,就成为手术室护理的重要工作.为此,我们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经常做创面细菌培养,这样不但可以早期发现感染、确定感染(因大面积烧伤后,全身炎症反应较为显著,往往不易与烧伤感染相区分,需要结合病人的全身情况及细菌药敏结果综合判断),而且可以掌握菌群和耐药情况的变化,指导临床治疗用药.在实践中,我们发现不同的取材方法,对细菌培养影响很大,对此我们作了研究,现报告如下.